Browsed by
标签:IBM

IBM的4C与苹果的4P

IBM的4C与苹果的4P

最近老板在讲一个topic,主题忘记了,呵呵。主要其实是一些市场方面的知识。听的过程中自己也在不停的思考,也有一些想法和感受,总结一下。
Topic里面提到了市场营销的4P理论。感谢之前自己学的《市场营销》,能让我有一个不同的视角来看待问题。上学的时候懵懵懂懂,看着书,听着课,学的都是理论。现在回过头了,才渐渐明白,这些管理类的课程,教给你的其实是一种思考的方式,是方法学。和以后的工作结合起来,才受益匪浅。
先简要介绍一下4P吧,直接百度百科吧。

在市场营销组合观念中,4P是指:产品(product) 价格(price) 渠道(place) 促销(promotion),4P理论是营销策略的基础。
产品主要包括产品的实体、服务、品牌、包装。它是指企业提供给目标市场的货物、服务的集合, 包括产品的效用、质量、外观、式样、品牌、包装和规格, 还包括服务和保证等因素。
价格主要包括基本价格、折扣价格、付款时间、借贷条件等。它是指企业出售产品所追求的经济回报。
渠道渠道通常称为分销的组合, 它主要包括分销渠道、储存设施、运输设施、存货控制, 它代表企业为使其产品进入和达到目标市场所组织, 实施的各种活动, 包括途径、环节、场所、仓储和运输等。
促销促销组合是指企业利用各种信息载体与目标市场进行沟通的传播活动, 包括广告、人员推销、营业推广与公共关系等等。
以上4P ( 产品、价格、渠道、促销) 是市场营销过程中可以控制的因素, 也是企业进行市场营销活动的主要手段, 对它们的具体运用, 形成了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

回忆一下这个经典的4P理论,感觉和IBM完全对不上号啊,慢慢的回忆了一下市场营销的相关知识,突然想到了4P理论之后的4C理论,心里一亮。

4C理论是由美国营销专家劳特朋教授在1990年提出的,它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重新设定了市场营销组合的四个基本要素:即消费者(Customer)、成本(Cost)、便利(Convenience)和沟通(Communication)。它强调企业首先应该把追求顾客满意放在第一位,其次是努力降低顾客的购买成本,然后要充分注意到顾客购买过程中的便利性,而不是从企业的角度来决定销售渠道策略,最后还应以消费者为中心实施有效的营销沟通。
1、瞄准消费者需求(consumer’s need)。首先要了解、研究、分析消费者的需要与欲求,而不是先考虑企业能生产什么产品。
2、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成本(cost)。首先了解消费者满足需要与欲求愿意付出多少钱(成本),而不是先给产品定价,即向消费者要多少钱。
3、消费者的便利性(convenience)。
4、与消费者沟通(communication)。以消费者为中心实施营销沟通是十分重要的,通过互动、沟通等方式,将企业内外营销不断进行整合,把顾客和企业双方的利益无形地整合在一起。

呵呵,这才是IBM的选择嘛。强调满足用户的需求,浮动的定价策略,以及保持与用户的良好关系,这些正是IBM的市场策略啊。
作为比4P理论更晚提出的4C理论,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和认可,很多人把它认为是4P理论的升级版,认为它更适合如今的市场环境和时代发展。但是作为科特勒大师的经典4P理论就真的不适用了吗?当然不是,苹果的二次崛起,狠狠的扇了那些叫嚣着4P理论已经过时的那些人一个响亮的耳光。
4P理论强调的是设计出合适的产品(Product),以合适的价格(Price)通过合适的方式(Place, Promotion)销售给消费者。这也正是一贯强调产品的苹果所做的。苹果的产品都经过精心的设计,每一件都是艺术品;定价时,也会针对不同的产品采用不同的定价策略,iPhone和iPad,iMac的利润差别是很大的;自己建旗舰店,和运营商合作,这些事渠道方面的;广告的投放也很有针对性,公共关系方面的软文也不少。个人感觉苹果正是以4P理论为指导来做市场的。
好吧,苹果的成功有目共睹,掀起了社会上一大批学苹果的热潮。产品经理爱苹果,因为这是重视产品而成功最好的例子,开发爱苹果,没事儿就拿苹果做例子,因为惊艳的产品是开发人员亲手做出来的;设计爱苹果,苹果的每一项设计都成为了艺术,都是设计原则的典范;销售爱苹果,因为好卖啊……
失败只有一个终点,但是成功的道路确各不相同。
作为一个developer,身边有很多人都很推崇苹果的理念。立足于产品,而不是销售,争取以优秀的产品吸引消费者,引导消费者的需求。这当然是很理想的状况,而且在这样一个环境中developer会有更大的话语权。在IBM这种把developer当sales用的环境下,是很多developer的梦想啊。呵呵,当然也是我的梦想。幻想着有一天做出了改变世界的产品,然后评论一下XXX的产品是狗屎,XXX的产品没创意,指点江山,舍我其谁。
醒醒吧,在IBM这种环境下,如果采用苹果这种基于产品的4P营销策略,IBM早就死翘翘了。个人感觉,IBM至郭士纳以来,强调服务的重要性,更多是采用瞄准消费需求的4C营销策略,是跟着消费者的需求走的。我一贯的观点是存在的即是曾经合理的,IBM的那么多精英多年的经验总结,不是简简单单的几句鄙视和、或者shit就能否定的。
IBM针对的是企业市场,和消费市场最大的不同就是使用者和购买者是分离的,sales瞄准的是购买者的需求,但是developer收到的却是使用者的抱怨。而且购买者是不会真正关心产品的,只会在意成本或者带来的收益,使用者才会关心产品。如果在这样一个市场,把精力都投入到产品中,那可就真是找死了。个人认为IBM的这个4C营销策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只是身为实现产品的developer一份子,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就是悲哀了。觉得自己踏踏实实干活,努力的想着怎么把代码写好,减少bug,提高usability,让用户有更好的交互体验……但这些在公司层面来说,还真不重要,很受伤吧?接受不了?现实就是这么残酷的。
现在再想想,觉得IBM的营销策略其实也没什么大问题,很正统的做企业市场的方法,但是为什么IBM最近却慢慢在走下坡路呢?当然原因很多,以后再慢慢道来吧。

再见,IBM

再见,IBM

最近要离开IBM了,慢慢的想写一写总结和回顾,谈谈自己这8年在IBM的一些感受。

之所以要离开IBM,除了工作和薪水之外,和IBM整个公司的业绩也是有关联的。要是公司总体是发展上升期的话,员工自我发展的机会自然会很多了。但现在能明显感觉的出来,IBM正在走下坡路,这也导致没有好项目了,薪水不涨了。

接下来就慢慢的写一写总结和回顾吧,一部分是谈谈自己对IBM策略的看法,一部分是谈谈自己这几年在工作中的感受。

尽请期待吧,呵呵。